影响制粒质量和效率的因素—操作因素对制粒质量的影响
发布时间:2018-04-02 12:00:58
1.喂料量对制粒的影响:
喂料量是可调的,调节依据是主电机电流值,一般每种功率的主电机电流都有标定的额定电流值。喂料量增加,主电机电流越大,生产能力也高。喂料量要根据原料成分,调质效果和颗粒直径的大小进行调节,调到最佳制粒效果。调节时应注意不能超出主电机的额定电流值。
2.蒸汽对制粒质量的影响:
蒸汽质量的好坏及蒸汽进气量的控制对颗粒质量有较大的影响,饲料在压制前需要调质,调质后使物料升温,饲料中淀粉糊化,蛋白质及糖分塑化,并增加饲料中的含水量,因水分又是很好的粘结剂,这些都有利于制粒,提高颗粒的质量。为此,只有通过提高蒸汽的质量和调节进汽量来实现。蒸汽必须有适合的压力、温度和水分。一般来说,蒸汽的压力保证在0.2-0.4Mpa,并且必须有适合的压力、温度和水分。一般来说,蒸汽的压力越大,则温度越高,调质后物料的温度一般在65-85摄氏度,温度增加,其湿度也相应提高,调质后用于制粒最佳水分为15.5%左右,这样便利于制粒和提高颗粒的质量。如果蒸汽量过多,会导致颗粒变形,料温过高、添加剂等营养成分破坏,甚至会在挤压过程中产生焦化现象,影响颗粒质量,甚至堵塞环模,不能制粒。因此,生产中应当正确控制蒸汽流量。制粒过程中,随着喂料器喂料流量的改变,蒸汽量也要相应的改变。正常情况下,蒸汽的用量为制粒机生产能力的4%-6%。
3.环模转速对制粒质量的影响:
环模转速是依据机器的几何参数:环模内径、模孔直径和深度、压辊数及其直径等,以及压制物料的物理机械特性、模棍摩擦系数、物料容重等。一般环模线速度以4-8m/s为佳,这一速度特别适用于6mm以下的粒径饲料。同一台制粒机生产不同直径的颗粒饲料,最好采用不同的环模转速。但实际上,要使大中型环模实现无级变速是很困难的,目前制粒机主要采用齿轮变速或更换不同直径的皮带轮变速,一般只有高速和低俗两个档。
4.模棍间隙对制粒质量、产量的影响:
模棍间隙过大,产量低,有时还会不出粒;间隙过小,模棍机械磨损严重,影响使用寿命。合适的模棍间隙是0.05-0.3mm,目测压模与压辊刚好接触。简单的检查方法是,间隙调整后,人工转动环模,压辊随之断续转动,这表明间隙合适。
5.切刀及调整对饲料颗粒质量的影响:
制粒机的切刀不锋利时,从环模模孔中出来的柱状料是被打断的,而不是切断的,因此颗粒两段面表较粗糙,颗粒成弧状,导致成品含粉率增加,颗粒质量降低。刀片锋利时,颗粒两端面比较平整,含粉率低,颗粒质量好。切刀的调整对颗粒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颗粒的长度。颗粒的长度一般为1.5-2.5倍,当然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而定。调整颗粒的长度只要调节切刀与环模之间的距离,切刀退出时,刀片与环模之间的距离变大,此时切出的颗粒长度也变长;反之,则颗粒变短。应当注意,切刀与环模之间的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mm,以免刀头碰撞环模,发生碰撞事故。